時間來到5月。
與每位茶人息息相關的春茶季逐漸落下帷幕,各地的春茶采摘工作陸續完結,進入了下一步的或再加工、或直接銷售中。你是否已經品嘗到今年春茶的甘甜?
今年的春茶產銷形勢分析新鮮出爐,從中國茶產業杭州指數中的茶青、干毛茶交易指數中也可以窺見一斑。而無論是武夷山用無人機運送春茶,還是福鼎進入的伏季休茶,都可見科技在茶產業中的普及運用。
5月份還有一個日子頗為特殊——521國際茶日,不僅僅屬于中國茶產業,同時也屬于國際茶產業,“關鍵詞”聯系到一起!
每年茶品牌最為關注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也在這個5月重磅出爐,與去年相比有哪些變化?還有哪些我們未曾觸碰的領域值得探索?
即將迎來的夏天,不知道這60條茶鄉旅游精品線路是否可以成為你下一個出行的目標?
一起回顧5月份都有哪些茶行業的資訊,詳情點擊文章標題查看↓↓

5月1日,由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生態茶園建設指南》(NY/T3934—2021)行業標準正式實施。該標準從生態茶園建設原則、建設規模與內容、環境條件、建設規劃布局,到生態建設、技術體系建設和管理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都做出了明確規范,為生態茶園的建設和管理提供了科學專業的參考指南。
來源:中國茶葉
中國2022年第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國內生產總值270178億元,同比增長4.8%,環比增長1.3%。從整體運行情況來看,需求端內需不足、供給端沖擊強化以及經濟增長預期減弱的三重壓力仍然持續且有加大趨勢,同時多點爆發的疫情也衍生出一系列新情況、新變化。
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

隨著各茶葉主產省經濟發展水平、生產成本、效益和技術的差異逐漸擴大,茶葉生產正在向優勢區域集中,生產布局也隨之發生改變,出現了“東茶西進”的發展趨勢。
茶葉的生產變遷是由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文化、科技和政策等宏觀因素的影響導致。
來源:中國茶葉學會

2021版標準各限量指標的計算有所簡化,操作性更強,不管是企業包裝設計、限量指標自測,還是監管部門檢測,相關要求都非常明確,這不僅有利于引導綠色生產和消費,也有利于實現有效監管。
2021版標準將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實施,為企業設置了一定的過渡期。在此期間,茶葉企業要盡早布局和謀劃,加強對員工的宣傳培訓,注意現有庫存包裝的消化,為適應2021版標準做好充足的準備。
來源:中國茶葉

“國際茶日"中國茶產業十大關鍵詞: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個性化消費,直播電商,科技創新,人才積淀,文化傳播,國際貿易,品牌發展,標準體系。
2021年1月-2022年4月,含有關鍵詞“茶產業”的信息傳播量已超270萬篇。話題熱度走勢波動幅度較大,形成多個波峰,其中,受“春茶”等因素影響,3月、4月期間是茶產業輿論聚焦的熱點時段。
從各地茶產業的信息傳播情況來看,福建省對中國茶產業的主題信息發布量最高;廣東、浙江、云南、湖南、貴州等省份關注度也較多。
來源:中農促茶產業委員會

60條茶鄉旅游精品線路脫穎而出!
經過申報資質初審和現場線上評審,評審專家一致同意“世界硒都古寨茶旅融合精品線路”“遺產攬勝·天福品茗”等30條線路入選“春季踏青到茶園”全國茶鄉旅游精品線路;“魅力婺源·品味千年茶韻之旅”“天臺云端茶源探尋之旅”等30條線路入選“夏季避暑到茶鄉”全國茶鄉旅游精品線路。
來源:中農促茶產業委員會

5月20日,福建安溪鐵觀音文化系統正式入選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
至今,中國有3種茶被納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還有更多茶類被納入6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在福建安溪鐵觀音文化系統正式入選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的喜訊下,茶行業也將通過非凡的生態農業方法證明其可持續農業模式的巨大潛力。通過對農業體系原有特色加以利用,為農村注入新的活力,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來源:茶道CN

5月20日六安瓜片已結束采摘。至此,2022年春茶采摘指數播報正式結束。
鮮葉收購價格均高于去年。其中,黃山毛峰鮮葉漲幅最大,增幅高達50%以上。同時,成品茶價格同比去年也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
2022年4月,中國茶葉出口量為30565噸,出口額為15989.5萬美元。
2022年4月,中國茶葉進口量為1950.4噸,進口額為728.4萬美元。
來源:中農促茶產業委員會
此次評估中,品牌價值高于50億元的品牌為7個(較2021年增加了2個),占比5.56%,其中品牌價值最高的依然是西湖龍井,為79.05億元(2021年為74.03億元),其余分別是普洱茶(78.06億元)、信陽毛尖(75.72億元)、瀟湘茶(68.42億元)、福鼎白茶(52.22億元)、洞庭山碧螺春(50.99億元)和大佛龍井(50.04億元)。品牌價值處于20億-50億元的品牌數量最多,達到了56個,占44.44%;品牌價值處在10億-20億元之間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占26.19%;品牌價值在10億元以下的有30個品牌。
來源:中國茶葉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為2795.9億元。2022年有26.2%的中國新式茶飲消費者表示未來消費頻率將變多,消費頻率減少的消費者僅占14.7%,消費者的需求將持續上漲,預計2025年新式茶飲市場規模達到3749.3億元。
中國疫情反復,沖擊線下店鋪的經營,對新式茶飲發展的阻力較大,尤其在上海、北京等地,部分店鋪營業額損失過半?;ヂ摼W技術的迭代和網絡支付技術的完善,使得網絡購物更加方便,有效緩解了新式茶飲在疫情期間線下經營的損失。
來源:艾媒咨詢
暫無評論